2014-06-12 安惠生物科技
备注:本文是是张树庭教授2013年9月3日在陕西省九三学社和“忆苦思甜 励志奋进”志愿者团队联合主办的主要面向年轻人的一次活动中的讲话,本文刊发于《食药用菌》杂志2014年第2期。
追梦:回报祖国,造福人类
——足迹五大洲,传授蕈菌学
张树庭
(国际蕈菌生物技术服务中心 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香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而且这个梦想会因时而变,有的能实现,有的则不能实现。因为实现一个梦想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是,无论什么时候及什么行业,“创意和幻想都很重要”。例如,香港中文大学前任校长高锟教授早年在英国留学时,偶尔与同事们讨论有关通信材料的问题时,看到桌上有一个玻璃杯,他说:“玻璃可能是将来通信的新材料。”以后,他就研究发明了光导纤维,使现在的通讯数据传输容量与通讯速度大大提高。由此他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抗战时期,我由日本占领的山西老家逃难到西安念小学。嗣后,考取国立第七中学。那时候的流亡师生虽然生活条件很艰苦,但是,大家都有一个梦想,即努力工作、学习,使国家强盛起来,最终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的领土!
到台湾,随后去美国。虽然因为自己在多年的抗战及内战战乱中没有机会安心学习,但国立七中的一位可爱可敬的国文教师罗子敬老师的一句话——“不管你将来做什么,你一定要大学毕业”激励我拼搏在求学路上。那时当然不敢梦想能有机会去美国念博士,更没有想到后来能到世界一流大学——哈佛大学读博士后。因此,我认为受教育是一个人能取得成功的必要基础。
在香港中文大学(英式教育制度),我由副讲师到讲师再到高级讲师、教授,最后升到英国大学制度中最高的讲座教授。因为我接受的是美国式的教育,能在英国制度中升到讲座教授,在那个年代,是一种梦想,是很难想象得到的。
大家都知道人类过去、现在、未来都会面临着三个问题,一是粮食的短缺,二是环境的污染,三是健康的损害。尤其是近年来,人类健康的问题未因科技的高速发展而减弱。例如,上星期,澳洲悉尼晨报报道,每五人中就有一人存在患糖尿病的潜在风险,十人中有九人存在胆固醇偏高的潜在风险,五人中有四人存在患心脏病的潜在风险。其实,人类的身体健康,不分贫富,都会受到三高的威胁。蘑菇等蕈菌不但可以食用,而且在近几年的科学研究中,还发现在医药方面也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
有一年,我在从香港到西安的途中,做了一首关于蕈菌的打油诗:“无叶,无芽,无花,自身结果;可食,可补,可药,周身是宝。”现在我重点要说的是后半句。我们可以把人大致分为:患病人群,亚健康人群,健康人群。蕈菌作为食物,可以给健康人群作营养食品食用;作为补品,可以使亚健康人群改善体质;作为药品,可以医治患病人群。
我于1960年从美国回到香港中文大学教书,1961年起从事蕈菌的遗传、形态、栽培等科研工作,我从事食用菌事业,已有五十余年。前后培养了大批从事食用菌事业的人才,使蕈菌的火种传遍全世界。
1977年在香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举行了亚洲第一届食用菌人才训练班,学生来自14个国家,由10个教师传授食用菌的培养、繁殖等技术;并于1978年第一次应中国轻工业部邀请在北京饭店举行了全国食用菌研讨会,我介绍了双孢蘑菇的世界产销动态,因为双孢蘑菇在当时是世界上第一大菇种。
那次会议的主题是引进第二次发酵技术以提高50%的产量。其时中国的蘑菇产量只有6万吨,仅占世界蘑菇产量的5.7%。从那之后,我差不多每年都要回国三到五次,交流有关蘑菇的栽培、遗传等知识。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副产品非常丰富,如稻草、高粱秆、大豆渣等。它们都由木质素、纤维素等大分子组成,属于废物,如果没有处理好,就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而,我曾有三个梦想,也可以说是三个“蘑菇梦”。
我的第一个梦想:希望我国成为世界食用菌生产和科研大国。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对蕈菌无论是食用方面还是药用方面,都有很大需求,而且我国从南方到北方有较适宜的条件培养蕈菌。1982年我在广州的全国食用菌会议上,提出用10~15年时间使我国成为世界食用菌大国。至1994年我国食用菌年产量已达264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3%,我们已经成为食用菌大国。到2011年,我国的食用菌产量达到2 50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85%以上。但我们还不是食用菌强国,因为我们的科研、技术、管理还达不到世界先进水平。
因此,我的第二个梦想,是在21世纪使我国成为世界食用菌强国,将食用菌的产品、技术像日本的汽车、电子产品一样销往全世界。我于1972年移居澳大利亚。1995年,我从香港中文大学退休后回到澳大利亚。在这个时候,我受到联合国发展署(UNDP)的邀请,在非洲、南美洲开设食用菌课程,传授蕈菌生物学(mushroom biology)。我和坦桑尼亚医科大学校长M. Mshigeni合著了两本书,书中主要整理了我在非洲前后五年的授课材料。其实在南美洲哥伦比亚、巴西、阿根廷等国,当地人自古以来就采摘野生食用菌,但他们并不知道如何栽培。现在全世界都开始正式发展食用菌,所以我们不但应熟知食用菌这种产品及其培养技术,而且还应该到非洲、南美洲等国去举办食用菌展览,进行销售,造福当地人民,以为人类的健康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的第三个梦想,就是希望我国的食用菌产业有朝一日可以和世界接轨。这样,我国食用菌的科技人员和产业人才能很快地和世界接轨。我们虽然在短期内还无法做到大规模地派人外出学习。但我们可以邀请国外的国际组织来到我国进行学术交流。现已有四个较大规模的食用菌国际组织,他们分别是ISMS(国际食用菌科学协会)——1950年成立于英国;WSMBMP(世界蕈菌学及产品协会)——1993年成立于香港;IWEMM(国际食用根菌协会)——1998年成立于瑞典;IMMC(国际药用蕈菌会议)——2001年在乌克兰举行第一次会议。四个食用菌学会分别于2005年在上海(WSMBMP);2007年在楚雄(IWEMM);2009年,2013年在江苏南通、北京(IMMC);2012年在北京(ISMS)举行学术交流会。这对我国从事食用菌的年轻科技人员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在浙江庆元、江苏南京、河南泌阳等地举行了四次国际食用菌研讨会,现在,我国的食用菌技术有的已领先于世界。迄今我国有关蕈菌研究的科技人员达3 000余人,研究生达600余人。我们已成为世界的食用菌生产与消费大国,我殷切希望我国建立一所食用菌科研的国际学校。不仅培养我国的食用菌人才,还可以吸引大量的国外科研人员到中国来,使世界食用菌的发展中心由西方转移到东方。目前,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处在蛙跳与龟爬之间,木腐菌工厂化的生产具有蛙跳般的创造性优势,但草腐菌的生产仍以龟速爬行。
在我的经历中,经常有一种感觉:我会在开始时处于不利的地位,但我不自怜。我认为事事都需要努力奋斗,奋斗能使你生存,奋斗能使你进步,奋斗能使你成功。年轻人一定要有这种精神,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一个人的经历,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会是平坦大道,总会有起有伏,有喜有忧,有得有失。但是,只有坚定信心,努力不息,勇于面对,接受挑战,在不断索求及实践中才能开拓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人生大道。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成功就是机遇与挑战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你必须准备自己去寻找它并设法抓住而得益。你们也应该经常接受挑战,在挑战中,才有机会学到新的事物;然后,用自己对事业的热忱去追求目标,因为热忱会像酵母一样能促成你的成功。当然,你必须将你的热忱投入到行动。假如,你能持久耐心地接受机遇和挑战,你就能接近或者达到自己所希望的抱负!
这就是我想和大家一同共勉的。我的梦想已经实现了一大部分,也希望大家不断地追求自己有益的梦想,回报国家、社会及人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