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phay Discovery #
【惠成功•故事】智者陈惠
2015-10-07 安惠生物科技
灵芝生长于枯木,即使是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无所畏惧,茁壮生长,而且因其强大的生命力,使它当之无愧地成为百菌之王。
陈惠董事长与灵芝朝夕为伴,相互渗透,彼此交融,流淌着灵芝血液,被誉为“灵芝大王”。
他引领着中国食药用菌产业走向纵深,开启了我国食药菌界以文化搭台,促进产业发展的全新局面。
让我们追寻陈惠这位行业领跑者不懈追求的奋斗足迹,向大家剖析他与安惠的故事。
智者陈惠
大凡白手起家的创业者,用了十年或更多的时间,把产业做大做强,让资产如同施足化肥的植物茁壮成长,这样的人共性特征非常鲜明,即有着过人的智慧,聪明!
陈惠就很聪明。
据知情者介绍,陈惠小时候是村里的孩子王,无论小伙伴中年龄比他大的或比他小的,都愿意跟他玩。
他让他们向东,他们就不向西;他让他们打狗,他们就绝对不会去撵鸡。
陈惠家里人口多,活儿自然也多。
父亲陈廷章每天都要安排他的九个子女在放学后干活。陈惠自然不能幸免。
比如给浸泡过的麻杆剥皮,就是一件很费时间的劳动。
当时,剥好的麻杆皮是用来编包的,而用麻编包是陈惠家的一项副业生产。
陈惠的哥哥姐姐们放学回家,做完作业,马上就去剥麻杆。
因为分配给每个人需要剥的麻杆是定量的,如不抓紧干,当天便干不完。
陈惠也剥麻杆,但不是在做完作业之后。这个时候的陈惠,总是和村里的小伙伴们在外面玩,等到玩累了,不想再玩了,陈惠便把一群孩子带到他家,让大家和他一起干他需要干的活。人多,干活快。往往小伙伴们一起动手,边剥麻杆,边说说笑笑,很快就把分给陈惠的那份活儿干完了。
陈惠的父亲陈廷章见了,不动声色,心里边却在夸陈惠,这小子这么小就知道组织与合作,有股子聪明劲!
有时候聪明人做的聪明事,一时让许多人看不出来有多聪明,等事后细细琢磨,才发现原来如此高明。
比如陈惠就做过这样的事。
陈惠要求公司每年的营业额增长不低于百分之二十,同时,又要求控制在百分之五十之内。当时许多人感到一头雾水。
有人说,一个企业的营业额不是越多越好吗,干嘛要控制它?
有人说,在社会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成功太慢等同于失败。
有人说,这样做是跟钱过不去。钱多了,又不烫手,该拿的时候不拿,等过了这个村,也许就没了那个店了。
有人说,在这样的事上,不要低调……
陈惠听后,只是笑笑,不作解释。
后来不明白的人多了,竟引起了某个记者的关注。既然记者来了,当面采访陈惠,陈惠觉得不说不好,于是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
陈惠说,其实这事并不复杂,要求每年的营业额增长不低于百分之二十,是因为一个企业要发展,要进步,就要有一个衡量的标准。这是我们设定的最低目标。而控制在百分之五十之内,是为了企业的安全运行。速度过快,并非是个好事。那样有可能我们的服务和管理跟不上去。就好像驾驶汽车,以往你每小时开120公里,忽然让你提速,开到180公里,就时你就要小心了,危险随时随地可能出现在你的面前。当然,如果我们公司以后经过发展中的不断调整,等到各方面条件成熟了,提速也就不会是个问题了。
说到这里,我们想起了一则寓言,说的是一群人急匆匆地赶路。突然,一个人停了下来。旁边的人很奇怪:为什么不走了?那人一笑:走得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
是啊,走得太快,会不会忘了为什么而出发?会不会忽略身边美丽的风景?会不会匆忙中遗失了美好的东西?
快与慢是一对矛盾,相克又相生。“快”本是好事,可是有时候“慢”也不是坏事。何况陈惠要求公司每年的营业额增长不低于百分之二十,这个速度并不慢呢!
安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由陈惠和他的夫人陆汉萍共同创办的。他和她相濡以沫,携手并肩,走过了许许多多不平凡的岁月。
其间,安惠公司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后来,随着现代化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与完善,直销事业的蓬勃兴旺,日子越来越好过了。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作为江苏省劳动模范、省人大代表、公司副董事长的陆汉萍,却从前台隐入幕后,渐渐淡出了。
陆汉萍的淡出,是陈惠和她共同商定的结果。
在陈惠看来,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在不远的将来,把安惠公司办成一个跨国公司,而并非家族式企业。
当然,陆汉萍的隐退,并非什么事都不管不问。一旦陈惠需要,她仍然会应声而出。2004年10月24日这一天,因为个别经销商决定离开安惠公司,给其他经销商带来了一些影响。于是,公司召开了由50名骨干经销商参加的会议。陈惠特别邀请了陆汉萍到场。
陈惠当着众人的面说:“我让我的太太来参加这个会,一是让她来了解我所遇到的困难到了什么程度;二是请她来当我的行为监督人。我们实际拥有最核心的产品技术与配方。我们会对企业负责,对产品负责,对销售这些产品的经销商们负责的。请相信我!”接着,陈惠让陆汉萍给大家讲几句话。
陆汉萍说:“安惠是个大家庭,陈惠和我是这个大家庭里的小家庭,如果有一天这个大家庭没了,那我们这个小家庭也不会幸福的。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帮助陈惠来维护我们这个大家庭。”
后来,经销商没有离开,纷纷选择留了下来。
还有一次,是在陈惠拿下开发区的那片土地,准备加快安惠事业的发展时,陆汉萍觉得125亩土地太大了,她带着疑问对陈惠说:“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的土地吗?”陈惠说:“看来我们以后的生活都将将致力于这片土地上。”事实证明,陈惠的决定是正确的,他有眼光,具有前瞻性。
事后,陆汉萍经过反思认识到,一个人的目标和标准都在不断变化。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我们的思想和观念要随之发生变化。最终,我们的适应能力,决定了我们要做的事业。
其实,一个公司的发展,尤其是直销企业的发展,与企业领导者和谐的家庭关系有着密切的关联。如果一个领导者,无法经营他和他的家庭,那么,他或她怎么能够为他的经销商和员工做出一个好的榜样呢?
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必定是和谐的代表人物。
陈惠就是这样的企业家。
陈惠酷爱学习。事业的成功并没有让陈惠停下求知的脚步,他先后在华东师范大学食用菌专业、上海大学企业管理专业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深造,汲取国内外同行的先进理念,丰富了业务与管理的具体知识。尤其是对菌类学,陈惠钻研起来,几乎达到废寝忘食、近似痴迷的程度。生活中,除了读书,他基本上没有其他的爱好。
学了,就要用。陈惠为了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之中,他经常一个人钻在实验室里埋头苦干。对于某个品种的产品,别人一个周期做一次实验;而他一个周期要做三、四次。有一次,为了弄懂一个问题,陈惠曾经连续七个昼夜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饿了,就着自来水啃点干粮;困了,坐在桌子前打个盹……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辛勤的耕耘,得到的是丰盛的收获。以陈惠写作《秩序大于自由》为例,该书出版的时间是2005年11月,也就是说,在安惠公司尚未取得直销牌照之前,陈惠已经对直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陈惠在这本书的后记中说:“我写此书是为了讲述我对直销行业的认识,讲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直销行业所经历的思想碰撞,并尽可能公正地描述我国直销业内的众生态;同时我也分析了在直销立法大环境下我们所面临的种种挑战以及机遇。”
实际上,在这本书里,陈惠通过“秩序与自由”这一从实践中经理论高度概括而提炼出的论点,试图从建立中国直销市场所需的直销模式出发,对我国的直销行业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探索与论证。
有人说,“改变”是一切进步的起点。“学习”是改变成功的因素。
学习永远是向上的阶梯。陈惠通过孜孜不倦的学习,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与他有关的一切。
采访中,我们在一位员工的笔记本上见到几则陈惠“语录”,简单明了,颇为智慧,不妨摘抄如下:
1、踩着刹车走路。
2、跳出直销,做直销。
3、宁可花10年的时间做好一年的事,也不要用一年的时间进行突击。
4、当好一号服务员,服务到你不好意思为止——这就是我们服务的目标。
5、对仇人,不搞以德报怨。帮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
6、对员工的要求,只要你尽力了,我就满意了。
7、我不伟大,但这个产业伟大。
……
欧洲格言:没有高于智慧的财富。
如果我们对陈惠的成功之路一一进行回顾与梳理,就会发现,欧洲的这条格言真是太靠谱了,无论陈惠朝着自己设定的目标走出多远,至今他也没有走出这条格言的范围。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